第(1/3)页 于是接下来,只见王承恩十分坦然地说道: “启禀陛下,奴婢觉得确实如此,太子殿下聪明睿智,有勇有谋,而且心怀天下,对百姓也极为关爱。” “从这次太子殿下御驾亲征,就能看出他的能力和担当。” “能够不费一兵一卒让叶尔羌汗国和和硕特汗国以及土默特主动投降大明,这绝非常人可以做到!” 崇祯听到这话果然没有生气,而是笑着说道: “朕也是这么觉得的,所以朕也想早点把皇位传给太子,这样朕也就可以安心地颐养天年了。” “只是太子说他还年幼,暂时不能当皇帝,所以这个位置还要朕做上几天。” “不过没关系,只要太子成年之后,朕就会立刻退位!” 说这话的时候,崇祯心中再无一丝对皇位眷顾。 皇帝这个位置对于崇祯而言,现在真的没那么重要了。 王承恩听到这话,眼睛突然一转,然后笑着说: “陛下,奴婢斗胆说一句,是不是该为太子殿下挑选太子妃了?” 太子妃? 崇祯听到这话瞬间就愣住了。 接着仔细想一想,突然觉得王承恩这话很有道理。 朱慈烺眼下虚岁已经十四了,确实是到了快娶妻的时候了。 而且又不是说挑选太子妃之后马上就要成婚,毕竟太子选妃向来都是极为繁琐之事。 要考虑到女方的家世背景、品德修养、容貌才情等等诸多方面。 有时候筹备个一两年也是有的,这件事情确实必须要行动起来了。 “看来朕得和皇后好好商量一下,为烺儿挑选一个太子妃了。” 崇祯皇帝喃喃自语道。 就这样,远在宣府的朱慈烺还不知道,他很快又要多一个老婆了. 就在崇祯的脚步即将踏入后宫门槛之时,他猛地停下了脚步,然后微微侧过头,目光落在了一旁的王承恩身上,开口问道: “对了,朕之前听太子提及,说他建立了一个什么火器研究院,你可知道这个地方究竟位于何处?” 王承恩听到这话,微微一怔,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 片刻之后,他这才开口道: “回陛下,奴婢确实知晓这个地方,这火器研究院,如今乃是朝廷最为重要的衙门之一。” “所有的火器以及各种威力惊人的火炮,皆是由这个衙门研发出来的。” 崇祯听到这话,心中的好奇心如被点燃的火焰般熊熊燃烧起来。 然后追问道: “那为何之前上朝的时候,朕从未见过这个衙门的官员?他们难道不来上朝吗?” 王承恩摇了摇头。 “这点奴婢也不清楚,或许这其中有别的什么缘由。” 要知道自朱慈烺着手建立火器研究院之时,便定下了一个极为特殊的规矩。 那便是火器研究院的所有官员皆不用参与朝会,也不涉足政治。 他们唯一的目标,便是心无旁骛地为大明生产和发明新的火器。 朱慈烺如此安排,也是为了这些官员们着想,让他们能够远离朝堂的纷争,专注于自己的领域。 不然没过几天,估计他们也得被迫卷入朝廷的各种纷争之中,这样怕是就没什么精力再去研发火器了。 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倒是让崇祯对这神秘的火器研究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时间,他原本想要踏入后宫的脚步,竟再次变得迟疑起来。 他的心中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牵引着他,让他改变了主意。 随即,崇祯直接看向王承恩道: “朕要去火器研究院看看。” 王承恩听到这话,顿时吓了一跳,然后赶忙说道: “皇爷,这.这不好吧!” “火器研究院主研各种火器和火炮,十分危险,皇爷万金之躯,万一到时候有个闪失,奴婢万死难辞其咎啊。” 崇祯眼睛一瞪,道: “火器研究院如今最少也成立半年了,也没有听说过发生什么危险的事儿,怎么朕一去就有危险了?” “莫要多话,前面带路。” 眼见如此,王承恩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只得默默地低下头,然后在前面带起了路。 不过毕竟是皇帝出行,所以肯定需要准备一番,因此趁着锦衣卫们忙着准备车驾的时间,王承恩又偷偷唤过一个锦衣卫。 那锦衣卫见是王承恩唤他,赶忙快步走到王承恩身边,躬身行礼。 “王公公有何吩咐?” 王承恩将他拉到一旁,然后冲着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简单来说,就是让这锦衣卫赶快去火器研究院传旨,让那边做好一切安全准备,把那些危险的火器、以及各种器械都妥善安置好,千万不能让崇祯受伤。 锦衣卫接到命令后,立刻如离弦之箭般马不停蹄地赶往了火器研究院。 与此同时,火器研究院内。 毕懋康正坐在一间宽敞而明亮的室内,身体微微后仰,靠在椅背上打着盹。 在他的桌前,放着一些各种各样的图纸,那些图纸上画着的武器看起来很像燧发枪,但细细看去,却又有着诸多不同之处。 事实上,这便是毕懋康接下来要研究的东西,那就是线膛火枪。 简单来说,就是后世的步枪,这也是朱慈烺特意交给他接下来要做的任务。 然而,这东西实在是有点超出这个世界的技术范畴了。 毕懋康和他的团队们日夜钻研,反复试验,可研究一直没有获得太大的进展。 但毕懋康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他一直都在努力研究着。 因为他深知若是自己能在有生之年将这东西研究出来,那么大明便能以不败之姿立于世界之巅,再也不用惧怕那些外敌的侵扰。 不过话虽是这么说的,但毕竟他今年都七十多了,身体大不如前,很容易犯困。 所以不知不觉间,他便在这安静的室内打起了盹。 旁边的官员们见到如此,也不敢打扰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