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当他连最后一文钱都用光,不得不回乡之后才发现,元冒早在几个月之前就不见了踪影。 问乡朋邻里,也只得个“他说要赚取足够的钱,等大哥衣锦还乡,好大宴宾朋”这样的回答,究竟去了哪里,竟是无人知道。 后来东问西找,耗时几个月,好容易才打听出是跟着一批来历不明的人到了东临城谋好差事。 “可东临之大,根本就不是我的脚能丈量之地,当我再次得知阿冒的消息,已经又是一年之后的事了! 当时我穷苦伶仃,已经沦落到了只能在街头乞讨的地步,不过也多亏了当乞丐的那段日子,我才能知道阿冒被害的消息。 说是一年半之前,阿冒他们初到东临不久,就遇上了城里某位大户急聘书僮的消息,因工钱颇高,干的活也不累,他们便蜂拥着想要入府。 但那户人家,挑书童的条件极为严苛,不只年龄样貌神态举止,连身长体型都得按规定的标准来,差一分一毫都不能行。 挑来挑去,终于挑中了阿冒入府。 可成为那户人家的书僮之后,同阿冒一道来东临的那些人,便再没有见过他! 起初他们还以为是阿冒小人得志,攀上大户的关系,便狗眼看人低不认他们那些朋友了,但有一次,当他们偶然遇见那户人家的少爷,看他带的书僮根本不是阿冒,后偷偷打听了方才知道,人早在入府第二日便因为犯了大错,被活活打死了! 最让他们匪夷的是,当他们去那户人家府上打听,所有人都说,当日招进府的,是个名叫‘苏沪’的人,根本从未听过‘元冒’二字…… 也是直到那时,大家才明白,所谓招书僮,根本就是个幌子,根本就是那姓苏的,要找个和自己样貌身型年龄都相差无几的替死的人……” 说及此处,元岑已经泣不成声,高也没有继续询问,只默默地站在一旁等待他平复,同时开始思考,如果元岑的话句句属实,那即便不找到“元冒”或者“苏沪”的尸体,也能通过一些无可改变的形体特征、言行举止,还有他们分别最后、最初出现在人前的时间,大致确认,苏沪与何胜豹,是否真是同一个人。 再据此来判断所谓将军麾下的幕僚究竟是指谁,也能相对容易一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