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蔡邕劝谏-《三国之隐帝》
第(2/3)页
“据史载,‘天碑’乃秦始皇所得,而始皇得‘天碑’后,便一统天下,建立着大秦帝国,之后‘天碑’不知所踪,秦二世而亡,所以,又有着‘天碑出,天下安’的言语,而‘天碑’究竟是什么,也都只有始皇清楚!”
蔡邕也是将如今能够知道的事情全部说出。
大秦亡,到汉朝建立,期间有着一段历史被抹去,只是从一些野史中得知着一些消息而已,这也是众人所知道的事情。
不过,原本认为只是一个传说而已,如今却是出现了,那就不是一个传说了。
“如今天碑重现,正是预言着汉朝要重现巅峰之时,臣建议寻找着‘天碑’的踪迹,将其掌控在手中!”
“与此同时,陛下可远离宦官,勤政爱民,大汉必能大兴,让四海臣服,八方朝拜!”
蔡邕说完,也是用着坚定的目光看向灵帝。
虽然‘天碑’出现,但想要寻找,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出现在中原天空中的影像,那只是影像,并不是实物。
至于‘天碑’是大是小,是何物,都没有着任何的记载。
只是知道有着这么的一件物品,寻找起来,无疑是大海捞针,难以寻找。
而他也并没有忘记着主要的目的,那就是除去霍乱朝廷的宦官,将这些为祸的宦官除去,就算没有找到‘天碑’,而灵帝又能够勤政爱民的话,那又何愁大汉朝不会繁荣昌盛。
相比起来。
除去这些为祸朝廷的宦官,在他的心中才是第一位的。
话音落下。
大殿中的众人,都将目光投向了蔡邕。
这些大臣也都没有想到,蔡邕会在最后,突然的将视线转移到宦官身上去,突然到他们都反应不过来。
不过,对此,这些大臣都没有着什么的异议。
在除去宦官的这一个问题上,他们都是站在蔡邕一方的,就算不支持,也不会有着什么反对的意见。
然而。
大殿中却不是全部人都是这样的态度的。
灵帝身后的一人,却是用着怨恨的眼神紧盯着蔡邕,脸上也是一片恶毒的表情,好像要将蔡邕生吞了一般。
蔡邕同样感觉到了那怨恨的眼神,但没有任何的表示,面色坚定的看着灵帝,等待灵帝的答复。
而且,他也知道用着怨恨的目光看着他的是谁,乃是霍乱朝廷的宦官之首张让。
他并不会因为这样的眼神,就会退缩,更不会害怕着张让,要不然,他就不会在劝谏的最后,突然的将矛头指向宦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