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太后有些智迟。 等羽凤仙走出章台宫,她才回过神来。 羽凤仙不仅嘲讽了李斯,还在她面前扬武扬威,装了个大的。 “果然是个蛮子,不识礼数!”她气咻咻地骂道。 “礼将崩,乐已坏。”尉缭子叹道:“太后用礼数压她,也得自己先有礼数。” “朕怎么没礼数了?”太后喝道。 尉缭子道:“最大的礼数在祭与祀。 祭天是上体天心、下应民意;祖祀是遵守祖宗家法,聆听先祖之灵的训诫。 天师就是君王与老天爷、君王与先祖之间的纽带。 天师代表了君王,负责与上苍沟通、与地下之灵沟通。 羽天师已向所有人证明了自己的才华与德行。 太后当像敬天地祖先一样敬她,这才是大礼啊。” 嫪毐淡淡道:“国尉大人言过其实。钦天监一百多个天师,羽凤仙只是其中一个。 若每个天师,太后都像敬天地祖先一样敬着,那谁是君,谁是臣?” 尉缭子瞥了他一眼,冷笑道:“礼数之大,次在于君臣纲纪,如今君不像个君,让幸臣凌驾百官之上,仿佛一个二皇帝。 大秦礼数早被你们败光了,还骂别人蛮夷。 蛮夷都瞧不起你们,就没点自觉,不知道羞愧吗?” 太后怒道:“老匹夫,你敢这样跟朕说话?” 尉缭子淡淡道:“太后,孟太师走了。” “孟太师”太后怔了怔,越怒,“没了孟太师,朕还治不了你?” “太后要治臣什么罪,悖逆无礼?臣刚才已经说了第一大礼、第二大礼。 太后先说说看,臣哪里说错了。”尉缭子道。 “朕还跟你说什么?朕要罢你的官!先打板子,再赶你回家吃老米!”太后激动道。 尉缭子还没来得及欣喜应下,冯丞相先激动了,道:“太后莫要说气话!如今大秦颓势尽显,不用羽天师说,太后难道看不明白? 没有国尉大人镇压四方藩镇数百军侯,天下早乱了套。 国尉大人,老夫也明白你的心思,但你不能忘了先皇的恩情啊!” 大秦的军队分为三类:关中的卫戍部队,各郡县的地方军,边军。 边军由数以百计的军功侯爷组成。 比如长城军团属于蒙家、王家、李家,南方的百越有任嚣、赵佗等 之前大秦鼎盛,它们能三足鼎立,相互制衡。 如今地方军开始失控,关中军很多调往了长城防线,帮长城军团抵挡胡人。 平衡早被打破,能维持的基本盘,国尉寮居功至伟。 基本上,大秦的军侯,都在太尉府学习过兵法、兵道军阵。 都经过尉缭子的调教,算是他的学生。 没了尉缭子,换成别人担任国尉,八方军侯能服气? 尉缭子无奈叹了口气,朝太后拱了拱手,“臣冒犯太后,愿罚俸三年以赎己罪。只是,臣的话难听,却是实话。 羽天师有大才,切莫寒了她本就不多的振秦之心。” 李斯冷着脸道:“有什么大才?说来说去,不还是老一套的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过去我们说了多少回? 太后愿意听,早听了。还轮得到她,来当个正直敢言的诤臣?” 这话虽是在贬低羽凤仙,可太后听了一点也不开心。 她怒道:“你们就只盯着朕是吧?朕四季常服不过八套,食不过五味,身边连个仙人门客都没养。 你们呢? 朕的饭食,比你们更好?住得比你们更华丽? 骊山阿房宫,绵延数百里,是朕一个人在住?你们子孙后代,没在那里安家? 除了朕的陵墓比你们大些,多耗费些人力物力,别的方面哪能跟你们比? 一天到晚只说朕,仿佛偌大的大秦,全是朕败光的。 朕身为人皇之母、摄政太后,养个幸臣,修个陵寝,是多大的罪? 先前羽凤仙说青史留名、贻笑万代,反正朕不怕。 朕愿意让万代之后的人去评断,哪个太后不养幸臣、不修陵寝?” 李斯沉声道:“臣养了很多门客,臣也住大宅子,臣还食不厌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