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尉缭子环顾四周,见小羽面有冷笑,不由好奇道:“羽太师可有不同意见?” “我只有一个问题,要问李丞相。”小羽看向李斯,道:“刚才你怎么说的?你明白民心所向,天命所归的道理。 还说,若我直接说出结果,你早明白了,早接受了。” ——你可真有耐心! 我不过是口头占点便宜,你为了抓我把柄,竟然一直等到现在! 李斯心中腹诽,神色淡淡道:“本相还是要说,你直接点。” “好,我直接点。”小羽点头道:“如果你和诸位大人,真相信‘民心’的力量,此刻就不会只专注武力。 派兵镇压,犹如治水用堵不用疏。对改变民心,没多少益处。” “不派兵镇压,你打算怎么做?”李斯问道。 小羽道:“简单,施恩于天下,展现朝廷之仁爱。 比如,立即宣布大赦天下。 役夫全部回家,所有囚犯,非杀人放火、奸淫掳掠之大罪,也都放回家乡。 张榜告示天下,各郡县根据情况,减免赋税三年、五年,甚至十年。 再酌情减免一部分罪行。 即便是杀头的重罪,也废掉会对肢体造成永久伤残的酷刑。 最后.” 她扫视一众已经将眉头皱起来的众臣,继续道:“你们中上了年纪的官员,直接退了吧。 还是昭告天下,向九州未出仕的英杰,表达朝廷愿意招贤纳士、改革弊政、重新振作的决心。 朝廷将在民间选拔贤士入朝为官,最高可达宰相之位。 如果还想更进一步——” 李斯抬手将她的话打断,“别更进一步了,你现在说的,本相已无法忍受。” 小羽笑道:“你现在又不明白‘民心所向,天命所归’的道理了?” “腐儒一个,不足与谋!” 李斯背负双手,挺直腰杆,眉宇间有真切不作伪的傲然与轻蔑,“诸位大人,我们走吧!” 尉缭子沉吟道:“羽太师的建议,或许可以试一试。” 李斯瞪大眼睛,叫道:“她夹脑风,你也跟着夹脑风? 减少皇陵与阿房宫的役夫规模,尽量让百姓休养生息,我十分认同。 可把所有役夫放回去,谁来修桥铺路、转运粮草? 接下来可有大战连绵,朝廷如何运转得下去? 谁都知道征调民夫,会弄得民间怨声载道。 所以,第一批役夫多为闾左之人。 那些赘婿、青皮、走卒贩夫、无籍游惰,都是身份低贱之人。 普通老百姓都瞧不起他们,厌恶他们。 只让他们服徭役,有产良民必定竭诚欢迎,对民生影响最小。 甚至看到贱民服役,自己无劳役,哪怕他们粮赋很重,有了对比,区分了阶层,也会有额外的开心,国家更加安宁祥和。 可现在游惰赘婿这类贱民,早征调光了,没有了,怎么办? 必须严峻律法。 律法不严苛,那些拥有军功爵位的良民,如何失去身份? 不犯罪,不失去身份,怎么沦为低贱之人? 不成为低贱之人,如何让老百姓赞同官府将他们发配边塞、充为苦役?” 那些用命在战场上博取军功,获得军功爵位,分到田产、大宅、仆从,可以不用服徭役,或者少服劳役的老秦人,若听到了李斯这番话,一定活吞他的心都有了。 “大秦什么都可以变,唯有律法不可变!法若变,制度亡,大秦亦亡。 将来谁用大秦律法,谁必定成为新的一统天下的‘大秦’!” 李斯神情坚毅,语声铿锵。 以律法合理压榨老百姓,很不人道,十分残忍。 但事实证明,李斯是正确的。 刘季学大秦,一统天下;项羽不学大秦,亡了天下。 大秦失天命,不是律法制度不符合时代。 事实上,大秦制度太“先进”、太强了。 历史上,萧何跟随刘邦入咸阳,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冲进皇宫,将丞相和御史掌管的法律条文、地理图册、户籍档案等文献资料全部收集起来。 几乎帮刘老三完美复刻了秦制。 之后的楚汉争霸,几乎就是西秦横扫六国的再次重演。 借助秦朝能将百姓压榨成甘蔗瓤的“优秀制度”,恁是将西楚霸王耗死了。 霸王一直赢,刘老三一直输。 赢的人扛不住了,输的人一直依靠秦制抽血吸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