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萧辰闻言,笑道: “大哥如今,自然是配得上她的。” 如今牛魔王身为呲铁妖圣的传人,要家业有家业,有实力有实力,自然是配得上罗刹女的。 “嘿嘿嘿,所以贤弟,你得小心为上。” 牛魔王拍着萧辰的肩膀,笑呵呵地说道: “我还等你回来,再陪我去地府走一遭,去迎亲呢。” “你可不能有个什么闪失。” 萧辰拱手笑道: “一定一定。” 牛魔王笑呵呵地分享道: “贤弟啊,妖这一辈子,不要在乎那么多虚名,也不要在乎那什么软饭,硬饭的。” “有饭吃,不就好了?” “管它是软是硬,先吃到嘴里,得到好处,才是真的。” 萧辰闻言,深表赞同: “大哥所言甚是。” 他和牛魔王很像了,大家都是一丘之貉,从不在乎那些名声不名声的。 有软饭,就吃呗。 他金角大王又不是气运之子,随时也会死。 这世上哪有永远的一帆风顺。 不是主角生来就是主角,而是走到最后的那个人,才是主角。 就像那明太祖朱元璋,当初朱元璋当放牛娃和乞丐的时候,他也不知道自己会当上皇帝。 哪怕你告诉元军,这个路上正在讨饭的乞丐就是未来的皇帝,元军也只会觉得你是在开玩笑。 低个头,认个输不算什么。 有时候低头并不是为了认输,而是为了有一天,能更好地抬头。 “美猴王贤弟,就是性子太刚烈了。” “他不够圆滑,也永远不肯低头。” “他太在意那些虚的名头了。” 牛魔王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叹道: “他这个性子,我这个做大哥的,也不是没劝过他,但实在是劝不动了。” 牛魔王明白,有些人的性格是天生注定的,很难通过简单的言语来轻易改变。 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事情,才能让人深刻地认识到现实的残酷和无情。有时候,一次挫折或失败,就能让人彻底醒悟。 牛魔王继续说道: “人劝人,费尽千言万语,磨皮嘴皮子也劝不动。” “有时候,你说得再多,对方就是听不进去,反而觉得你啰嗦、烦人。” “这就像是对牛弹琴,白费功夫。” “而事劝人,一次就好。” “只要经历那么一次刻骨铭心的事情,比你说一千道一万都管用。” “这就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了。” “能说服一个人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南墙。” “能点醒一个人的,从来不是说教,而是磨难。” “你跟他讲道理,他可能有千百个反驳你的理由;但等他撞到南墙了,不用你说,他自己就明白了。” “凡事劝不动,拦不住,那就是命。” 牛魔王叹息道: “说明这条弯路他必须走,这条坎儿他必须过。” “也许,美猴王贤弟只有吃个大亏,才会明白了。” “才会懂得低头和变通。” 萧辰闻言,沉思片刻,开口道: “此行,我若是遇到猴子,约他来北俱芦洲走一遭。” “狮驼王、猕猴王、禺绒王、百目王……大家兄弟聚首,说说话,聊聊近况。” “如今,大家身上背的,全都有案子。” “说不定哪天就东窗事发了。” “若是一朝事发,大家也好早做准备了。” “到时候,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应对,总比一个人孤军奋战要好得多。” 萧辰暗自沉思,如今的形势,和原剧情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候的情况不一样。 感情虽然重要,能成为维系彼此关系的纽带。 但感情这东西往往不靠谱。 亲生父子尚且常常反目,为了权利和利益,为了地位和王权,亲生父子相残,亲生兄弟相残…… 父杀子、子弑父、兄杀弟、弟弑兄……例子太多了,数不胜数。 如赵武灵王与赵惠文王,汉武帝刘彻和太子刘据,秦二世胡亥与公子扶苏,隋炀帝杨广与杨勇,唐太宗李世民与李建成、李元吉…… 亲生父子和亲生兄弟尚且如此,何况结义兄弟? 八拜之交的结拜兄弟,难道还能比得过血浓于水的亲生兄弟? 当然了,汉昭烈帝刘备除外,自古为江山而杀兄弟者比比皆是,而为兄弟失天下者,就这么一个人了。 感情这东西不可靠,会变质,会背叛。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凡人、神仙还是妖怪,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各奔东西。 人的立场选择,是复杂而多变的。 但这世界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兄弟,只有永远的利益。 利益,才是行为的第一驱动力。 一个人,可能会背叛自己的亲生兄弟,但永远不会背叛自己的切身利益。 萧辰深深地明白这个道理。 他和牛魔王关系这么好,说白了,就是大家已经捆在一起了。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他金角大王若是事发了,牛魔王也跑不了;牛魔王若是事情发了,他金角大王也同样难逃一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