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玉帝扫了一眼太上老君、西方如来佛祖和昆仑西王母,心中暗自权衡利弊。 毕竟这昆仑西王母可是正儿八经的先天阴气化身的先天神灵,乃主张杀伐之神。 实力远超瑶池王母。 追溯其根源,瑶池王母也不过是她的一具善尸罢了。 就如同太上老君和太清圣人的关系一般。 若是今日事情闹翻,西方如来佛祖可能会选择袖手旁观。 但太上老君与昆仑西王母联手,对上他玉帝。 这……胜负可就难料了。 政治这东西,向来是先兵后礼,实在不行,大家打一架,以武力定胜负,打完了之后,双方再坐在桌子上谈论后续事宜。 玉帝看了看太上老君,又看了看昆仑西王母,目光在二人身上来回游移,思索良久,最终缓缓开口道: “朕,可以留东华帝君一命。但……” 说到这里,玉帝顿了顿,目光扫视众仙,不容置疑地说道: “朕,希望这世上再无东华帝君!” “这是朕的底线!” 太上老君和昆仑西王母对视了一眼。 昆仑西王母点了点头。 她心中明白,东华帝君早已不是当年的东王公了。 而且,她早已经斩断了和东王公的姻缘线,了断因果。 她和东华帝君没什么联系。 她此次前来,也不过是念着当初和东王公的一点道侣情分罢了。 至于东华帝君后面变成什么样子,她并不在意。 太上老君见昆仑西王母如此表态,也是开口道: “陛下放心,老道有一口‘八卦炉’,这‘八卦炉’可重塑神魂,让人脱胎换骨,忘却前尘。” “其威能,不亚于贬仙台。” “自可让这世上,再无东华帝君。” 如来佛祖,也是双手合十,口中念道: “善哉善哉,这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啊。” “好!” 玉帝虽心有不甘,但是吧。 太上老君这位道祖,西方如来佛祖这位佛祖,昆仑西王母这位曾经的天庭之后,三界女仙之首……这三人都表态了。 他也无可奈何。 毕竟,与这三人彻底闹翻,他这三界之主的位置怕是也坐不稳了。 玉帝即教卷帘大将,将东华帝君从天牢解下,付与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领旨而去,带着东华帝君前往离恨天的兜率宫去了。 …… 此时,灵霄宝殿内气氛依旧凝重,但众仙心中都清楚,东华帝君的命运已在这几位三界巨擘的商议中有了定论。 玉帝虽做出了让步,却也提出了自己的底线,太上老君给出了解决办法,如来佛祖则在一旁附和,看似皆大欢喜,实则背后隐藏着各方势力的微妙平衡。 …… 瑶池王母见事情有了结果,便笑着说道: “姐姐,今日既已来到天庭,不如在我瑶池多留些时日,你我姐妹也好叙叙旧。” 昆仑西王母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道: “也好,许久未与你相聚,今日便好好聚聚。” 说罢,瑶池王母便拉着昆仑西王母的手,向玉帝告退,一同前往瑶池去了。 …… 却说那安天大会已经结束。 天界大朝会也已经开完了。 西方如来佛祖与南海观世音菩萨,向玉帝郑重辞别后,便携着阿傩、迦叶二位尊者,踏着五彩祥云,悠悠然朝着雷音宝刹而去。 西方灵山,有一处圣地,两棵娑罗树相依而立,枝叶交错,宛如一体,此乃“娑罗双林”,亦名“娑罗双树”,正是佛祖涅槃之圣地。 据《大般涅槃经》所载,释迦牟尼佛于古印度拘尸那揭罗城(今印度北方邦)附近的娑罗双树间,完成了此生最后的修行,安然涅槃。 而《佛遗教经》中亦记载:“(佛陀)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 正是那拘尸那城河畔的娑罗双树下,佛陀圆满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安然圆寂。 这娑罗双树,四方各生二株,故而得名“娑罗双林”或“娑罗双树”。 遥想当年,菩提树下,如来佛祖证悟成道,而今娑罗树间,佛祖归于寂静,圆寂于此。 佛祖在树下悟道,在树下圆寂,真乃因果轮回,妙不可言。 但见那灵山仙境,祥光瑞霭缭绕四周,似天地亦知如来佛祖即将圆寂,特营造此庄严神圣之氛围。 如来佛祖临行之际,曾对灵山诸佛、菩萨吩咐道: “汝等在此稳坐法堂,休得乱了禅位,待我炼魔救驾去来!” 然而。 灵山诸佛、菩萨、金刚、罗汉……似皆感应到如来佛祖即将圆寂。 他们并未遵从如来佛祖的法旨,而是出来迎接如来佛祖。 有那燃灯古佛、弥勒佛、药师琉璃光王佛、金刚不坏佛、无量寿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大势至菩萨、大海众菩萨、莲池海会佛菩萨…… 神通广大泼法金刚、法力无量胜至金刚、毗卢沙门大力金刚、不坏尊王永住金刚……降龙罗汉、坐鹿罗汉、过江罗汉、长眉罗汉…… 此等佛祖、菩萨、金刚、罗汉……皆手持幢幡宝盖、异宝仙花,排列于娑罗双林之下,恭迎如来佛祖。 此时此刻。 “沙、沙、沙……” “沙、沙、沙……” 微风轻拂,娑罗双树的枝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佛祖送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