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 “娑罗双”,是一种树的名字,它是印度次大陆的原生种植物,被佛教视为圣树之一。 遥想当年,唐三藏法师(陈玄奘)西行取经,历经千辛万苦,曾亲手种植下娑罗双子树。 时光荏苒,至2016年5月,此世界上现存唯一一株由唐三藏法师亲手种植之娑罗双子树,经多年精心培育,终成功移植至西安大慈恩寺,续写着佛教文化之传奇。 …… 灵山胜景,庄严肃穆,云雾缭绕间似有梵音轻吟,似在诉说着无尽的禅意与慈悲。 那“娑罗双林”,古木参天,枝叶繁茂,仿佛在默默见证着这庄严神圣的时刻。 如来佛祖虽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然降伏东华帝君这一道门帝君级别的人物,也耗费了好一番功夫。 东华帝君,洪荒世界的木公,曾经的东王公转世,岂是易与之辈? 而且。 如来佛祖一路走来,先后降伏孔雀、镇压冥河老祖,再镇压东华帝君…… 连番大战之下,身体亦有所损伤。 如来佛祖虽最终获胜,却也感觉身体状况不佳,自知圆寂之期已至。 如来佛祖驾住祥云,缓缓降落在娑罗双林下。 他神色慈悲,目光深邃,望着诸佛、菩萨、金刚、罗汉……开始为灵山诸佛讲解他现在领悟到的生死之道: “花开花落,月圆月缺,病木枯荣,一切有为法,皆是无常。” “我以甚深般若,遍观三界。根本性原,毕竟寂灭,同虚空相,一无所有。” “这世间之事,纷繁复杂,皆有其因果轮回。我镇压东华帝君,看似是战胜了外敌,实则亦是我生死轮回中的一环。”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众生皆在生死苦海中沉浮,执着于世间的一切,却不知一切皆如梦幻泡影,转瞬即逝。唯有放下执着,方能得解脱之乐。” “我早已告诫过汝等,与所有亲爱之人、事、物相聚,终将别离。” “世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聚散离合皆是常态。” “尔等,当以法为依,以戒为师。持戒清净,方能心清净。心清净,方能见法性。见法性,方能得解脱。” “解脱,方为涅槃之境界。” 灵山诸佛、菩萨、金刚、罗汉……皆合掌恭敬聆听。 待如来佛祖讲法完毕。 他们齐声谢道: “阿弥陀佛,感谢世尊为我等讲法。” 随后。 如来佛祖来到娑罗双树之下,对阿傩、迦叶二位尊者言道: “为我铺设卧具,头向北方,面向西方。” 阿傩和迦叶二位尊者依言,精心铺好卧具。 如来佛祖躺下,右胁而卧,双足相叠,头枕右手,神态安详,仿若沉睡一般。 这时,奇迹发生了。 娑罗双树突然开满洁白花朵,虽非花季,却花开满枝。 花瓣纷纷飘落,散于佛陀周围,宛如一场圣洁之花雨。 如来佛祖望着这纷纷扬扬的花瓣,轻声叹道: “树木扎根于大地,向上生长,枝繁叶茂,开花结果,最后归于尘土。” “人的一生亦是如此,从生到死,如实经历,不增不减。” “而我从菩提树下证悟,至娑罗树间圆寂,亦为一个圆满之过程。” “树,见证了我之觉悟,亦见证了我之离去。” …… “舍利子”,相传为释迦牟尼佛遗体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后来也泛指佛、高僧的遗骨。此景象在佛教典籍中被明确记载为“西方大圣人入寂灭”的征兆。 如《大般涅槃经》记载:“舍利放光,非同凡响”。 “白虹贯天,南北通连”,则为佛祖涅槃之壮丽景象。 在《广弘明集》有记载:“午后天阴云黑,西方有白虹十二道,南北通过……当此之时,佛入涅槃。” …… 天空中,天乐悠扬,天人散花供养,仿若在为佛祖送行。 忽然。 “沙沙沙!” 一阵微风拂过,娑罗树叶沙沙作响。 如来佛祖放舍利之光,圆寂矣。 就在佛陀涅槃之那一刻,娑罗双树间似有一道光芒闪过,满空有白虹四十二道,南北通连。 大地微微震动,天空中响起悲悯之雷声,仿若天地皆在为佛祖之圆寂而哀伤。 …… 西方如来佛祖,就此圆寂了。 …… 北俱芦洲。 某处幽秘之地。 无天魔祖正静处潜修,忽而心神一震,似被一股无形且磅礴之力猛然牵引。 刹那间,其双眸之中,喜色盈溢。 无天魔祖的嘴角勾起一抹得意且张狂的笑意,喃喃自语道: “如来圆寂了……” 第(3/3)页